《清明上河图》揭示了什么?盛世繁华背后,却是一幅“盛世危图”

中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《清明上河图》的,清明上河图,这五个字,在中国人看来,就已经是中国风了。北宋画家张择端通过对810多个人物的记录与描绘,再现了当初汴梁的繁华,让人们隔着千年,还能体会到我们先祖那些过往的风华。

但是对于这幅画,还有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故事。为什么要叫《清明上河图》?这幅画还有什么寓意?如果你认为张择端只是为了记录这盛世汴梁,那不如在今天跟随我们的脚步,在画卷的几处细节中,看一看另一番景象。

不见经传的张择端

研究画,就不能不研究画家。俗话说“言为心声”,而画家的画笔,就是画家表达心声的唯一方式。我们对张择端一直知之甚少。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对于中国画,我们是注重画,而对一些经典画家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稀少,但是对于西方画家,其实正好相反。在汗牛充栋的史海中,有关张择端的资料只有寥寥数言,这些全部来自于金人张著的跋文。

“翰林张择端,字正道,东武人也。幼读书,游学于京师,后习绘事。本工其界画,尤嗜于舟车、市桥郭径,别成家数也。按向氏《评论图画记》云:《西湖争标图》、《清明上河图》选入神品。”

张著的这段跋文,既是第一手资料,也是孤证。张著基本上可以算和张择端同时代的人,他写的东西,说服力是很强的,并且除了这寥寥数言,我们再也找不到有关这一伟大作品作者的其他文字了。

跋文的意思其实也不难理解,因为宋代的画家是很受人尊敬的,毕竟宋代社会是一个风雅的社会,早在宋代立国之初,宋太宗赵光义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,给那些画家定了品级,有一个稳定的物质供给,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,所以叫“翰林张择端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
张择端的名字之所以不被人容易记住,主要是他这名字,太官方了,完全不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调调。你看看“择端”就是择大端,走正路,而他的字是自己取得《礼记》中“上必明正道以道民”的“正道”之意,表现了张择端年轻的时候,其实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志向的,他是个崇正的士大夫形象。

明明是个“幼读书”的士大夫路子,怎么到后来就成了一个画家呢?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,极大可能是张择端像柳永他们一样,科场失利,一时间谋生艰难,才开始学习绘画,毕竟当时社会,吟诗做赋也不太吃香了,写词画画才是北宋的风雅之事。再加上宋徽宗就是个艺术皇帝,对于绘画的鉴赏和对于画家的珍视,历代皇帝中,更是无出其右。

他学什么画呢?当然就学最好学,最容易出成果的“界画”了。

所谓界画就是用直尺画建筑的画,是一种讲究逼真的画作。界画较易画出效果,只要画师运用工具熟练,画的建筑栩栩如生,就会取得购买者的认可,毕竟什么时代,像不像总是好判断的。入手不难,又容易有市场,因此画师比较容易谋生,不像后期的那些文人画,你画出来,没文化的人也欣赏不来。并且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个界画高手,也在当时吸引了不少人投身这个行业。

投身的人虽然多,但是大家都认定张择端在界画上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,正如张著的评论“别成家数”,可见当时的人,对于张择端的水平,还是相当服气的。

为什么要叫《清明上河图》

关于《清明上河图》,我们一开始最想知道的,一定是为啥叫这个名字,真的是清明时节画的吗?

关于这幅画名字的由来,坊间一直有多处解释。

一说是《清明上河图》这个名字由宋徽宗题名,清明二字取“清明之世”的意思,宋徽宗借以自夸自己的治下,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。

这时候“上河”就是一个名词,代指汴河,“上”是方位词。北宋之所以定鼎汴梁,不仅仅是因为长安洛阳饱经战乱,而更是因为汴梁是当时天下漕运最方便的地方,每年能节省一大笔开支,而汴梁的主要漕运是靠汴河、蔡河进行的,苏州的粮食,胡人的马匹,皮毛,都是由这两条河运输而来,又因为地图上汴河在蔡河的北面,处于上位,张择端就称为上河,所以“清明上河图”这五个字,就是描绘北宋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景色的一张图。

但是也有第二种简单的说法,和我们平常人想的差不多,就是把“上”字看成是一个动词,所以“清明上河”这四个字,就是说画家在清明时节,来到汴河两旁的堤岸上,看看春天美丽的风景。

究竟是哪一种说法呢?我们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。

但是就我本人而言,是比较相信第一种说法的,答案很简单,如果张择端真的是一个儒学之士,坚持正道的话,他是绝对不会用“清明”来形容这幅画的,哪怕是在清明时节也不行,误会了那可不得了了。他之所以将自己的看到的,想象到的场景剪辑出来,有意识地把它们集中在画面上,给徽宗皇帝看,这其实是一种“画谏”!

画谏知多少

宋朝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,便一直以来提防武将,采取以文治武的政策,并且制定了大量鼓励文人谏言的措施,宋太祖还反复告诫后世子孙,当着群臣的面,立下了“不得杀言事者”的规定。也因此得益于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,宋人在笔谏之外,更有诗谏,画谏等多种形式。

压死王安石变法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郑侠画的《流民图》。据史料记载,神宗皇帝一看到《流民图》,眼泪就下来了,两位太后更是哭着对神宗皇帝说“安石乱天下”。人们往往对照片和画像的感觉更加直观,这就是画谏的力量。

张择端也是采了此意,不信我们慢慢来看。

这是北宋地一处高台,却无人驻守。这高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?我们可以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中找一个对照,据其记载,汴梁在京城的高处专门为了防止失火实行了望火楼制度,楼上无时无刻有人瞭望观察,只要发现火情,就要马上实行灭火。这么重要的岗位,却几乎无人驻守,张择端以小见大出了北宋官员的玩忽职守。

同样玩忽职守的还有下面的一段。

这幅图只是当时汴河上来来往往船只的片段,有人说当时船只多不正好体现出了当时汴梁的繁华吗?其实并不尽然,这些船只都是私家的粮船,而非官粮。早在宋太宗的时候就曾经立下了规矩,规定在汴梁等要地,所有粮食都要由朝廷掌握,个人私粮不得入内,而到了这时候,却有大量的粮船涌入,粮商们准备囤积居奇。

不过为啥是私粮呢?因为官粮的装运卸下必须要有官员在场监督,还要有士兵拿武器护卫装载,而这些粮船的前后,没有一个官员或士兵看守。这又是玩忽职守的一大见证。

特别是在当时边患四起的时代,最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还是下面一幅“神预言”。

一个胡人正牵着马走过汴梁城的大门,这在盛唐是很常见的,不足为奇,但是这个胡人,确是唯一一个出现在这幅画上的胡人,这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若干年后,来自北方的金人长驱直入汴梁,将这座繁华的城市一抢而光。

与之对应的是城楼上的空无一人。

明明是首都重地,结果驻守的城楼上空无一人,连城门口都没有士兵驻守,国家的防务空虚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了。

此外,画家还展现了宋代贫富的悬殊差距,大街上食不饱腹的饿汉与那些在高档酒楼里吟诗弄月的士人,在桥头拉纤的纤夫和那些纵马在大街上奔驰的权贵子弟,无疑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

这样一个盛世,只是那些富人的狂欢罢了。

画的际遇

张择端如此画,宋徽宗这个皇帝无论如何是看得出来的,即使他再昏庸,也不能诋毁他的艺术鉴赏能力。张择端作为一个从小就立志于“天下正道”的画家,也正是以曲谏的手法,显现出画家本人对这个社会的忧患意识,这也是这幅画的立身之本。

我们之后也就不难理解,看到这幅画的宋徽宗,为啥要加上“清明”这两个字,这可能也是对画家本人的一种提点。尽管他的艺术鉴赏力不得不使他对画卷赞不绝口,但是因为画卷中的一些言外之意,很明显不符合他的盛世宏图的构想,因此他夸赞一番,加盖双龙小印之后,就随手将此画转送给了外戚向氏。并且在之后自己主编的画册里,也有意的不曾加入这画。

后来就是靖康之变,两位皇帝被俘,不知道宋徽宗在金人的牢笼里,会不会想起曾经有个画师张择端对他的一番盛世危言。

但是终究是有人看懂了这一繁华景象下的良苦用心。

到了明代,“前七子”之一的李东阳有感于张择端的用心,在之后的跋文中颇有感触的写下“独从忧乐感兴衰”,并将该图比作历史上那幅更出名的画谏《流民图》。

张择端不出名,但是《清明上河图》无可被取代,它的成功不仅在于金人张著的一番“神品”的称赞,更远超于技法之上。

如果说西方的文艺复兴体现的是关注“人”,关注人本身,《清明上河图》体现的便是传统儒家关注社会,讽谏时事的文化传统,同时作为那个曾经消逝了的繁华王朝的一个缩影,至今都让人怀念不已。

文/扒拉文史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18禁「十大裸體鏡頭」 奧斯卡影后入列